案號: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05.07.26.一百零五年度基簡字第179號民事判決
法院:基隆地方法院
日期:105年07月26日(民國)
日期:2016年07月26日(公元)
案由:給付票款
類型:民事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05.07.26.一百零五年度基簡字第179號民事判決全文內容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民事判決
105年度基簡字第179號
原 告 劉良佑
被 告 楊番王
訴訟代理人 林佳樑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05年7月1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貳萬零捌佰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原告執有被告楊番王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支票1紙(下稱系爭
支票),經原告屆期提示,竟因存款不足而遭退票,為此依
票據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
(下同)200萬元,及如附表所示之提示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
(二)對被告答辯之陳述:
1.原告前因居間仲介訴外人 楊清平 與 許金城 (但許金城以其弟
林永祥 為合建契約之訂約人)就楊清平所有坐落新北市○○
區○○○段00000○地號共94筆土地(下稱系爭土地)簽訂系
爭土地合建契約,許金城因而承諾給付原告800萬元之仲介
費用。惟林永祥尚須籌措資金,而被告則有意投資系爭土地
合建案,被告在許金城介紹下,經由原告認識楊清平,並逕
於民國103年10月間與楊清平訂定另一系爭土地合建契約,
為此,兩造與許金城、 簡麗卿 、 高勝芳 於104年1、2月間曾
至基隆車站前之怡客咖啡會面,被告於該次會面中對原告稱
「許金城要給你的(指800萬元),我不會差你」等語,可知
被告對原告負有800萬元之仲介費給付義務。被告嗣後欲轉
讓系爭土地合建契約由他人承接,並請原告幫忙尋覓新的合
作對象。原告為此製作系爭土地合建案之計畫書,前後將黃
建良、 吳駿楠 、 李逢昌 、 邱皙穎 等人介紹與被告,洽談過程
中,被告均告知 黃建良 等人系爭土地合建契約之轉讓權利金
為3,800萬元,其中800萬元係給予原告等語,惟黃建良等人
均因故而未與被告簽訂契約。被告既因原告之仲介而與楊清
平簽訂系爭土地合建契約,而對原告負有800萬元之仲介費
債務。
2.嗣原告與訴外人 張建中 、簡麗卿於104年8月19日因汽車需要
修理而至興旺汽車修理廠,於車輛檢修過程中,適訴外人高
勝芳與其友人 許睿軒 亦一同開車至該修理廠維修車輛。嗣興
旺汽車修理廠之師傅外出將被告載至該修理廠欲取回被告送
交保養之車輛,兩造乃係於興旺汽車修理廠偶遇。被告前就
系爭土地合建案曾承諾給付原告800萬元之仲介費,惟因係
口頭約定且被告甚久尚未給付仲介費,而被告又急於將系爭
土地合建契約之權利轉讓予第三人,乃於當日偶遇時,盼被
告能出具書面,以保障原告權益,被告方簽立勞務佣金給付
切結書,並簽發面額均為200萬元之本票共4紙(下稱另案本
票)交予被告。嗣被告又主動稱不論是否得以將系爭土地合
建契約之權利轉讓予第三人,被告均會給付原告200萬元,
被告遂自行簽發系爭支票交予原告,原告則將另案本票之其
中1紙本票返還被告。被告抗辯係遭原告之脅迫而簽發另案
本票與系爭支票,惟被告如係遭原告脅迫,被告何以會主動
簽發系爭支票交付原告?原告何以僅脅迫被告簽發系爭支票
1紙?且被告曾以此對原告及訴外人簡麗卿等人向臺灣基隆
地方法院檢察署(下稱基隆地檢署)提出妨害自由等刑事告訴
,惟經基隆地檢署檢察官以104年度偵字第4111號強盜等一
案偵查後,以犯罪嫌疑不足而處分不起訴,由此即知,原告
並無對被告施以脅迫之情事,被告抗辯其係遭原告夥同訴外
人簡麗卿等人脅迫始簽發系爭支票,亦非真實。
二、被告求為判決: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之判決,被告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其答辯意旨略以:原告與被
告間並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存在,被告並未積欠原告系爭支
票債務,系爭支票債權本不存在。況且,原告之所以簽發系
爭支票,乃原告於104年8月19日下午5時許,夥同訴外人簡
麗卿、張建中、許睿軒、高勝芳等人至基隆市○○區○○○
路00○0號旁之興旺汽車修理廠,趁被告至該修理廠取車之
際,先由原告將被告強行推入該修車廠之辦公室內,再由訴
外人簡麗卿、張建中、許睿軒、高勝芳等人將被告包圍,以
向被告索討系爭土地合建案需支付原告仲介費800萬元為由
,由訴外人高勝芳強迫被告需簽立金額共800萬元之本票,
被告不從,訴外人張建中旋即強拉被告之右手,並持刀子1
把,抵住被告之手部,作勢欲砍殺該部位,惟被告仍不願屈
服簽立本票,原告隨即向被告恫嚇稱:「你如果再不簽,我
就拿槍打你的一手一腳」等語,以此脅迫方式,致使被告心
生畏懼,僅得應允並當場簽立面額共800萬元之另案本票4紙
,嗣因發現被告皮包內有被告向第一銀行申請之空白支票簿
,乃命被告另外簽發系爭支票,以換回另案本票之其中1紙
本票。被告因係遭原告夥同訴外人簡麗卿等人脅迫始簽發系
爭支票,並於翌(20)日以恐嚇取財為由至基隆市警察局第四
分局大武崙派出所報案,又於11月13日委請 游蕙菁 律師以菁
律字第000000000號律師函通知原告為撤銷系爭支票發票行
為之意思表示,原告既已撤銷系爭支票發票行為,兩造間就
系爭支票即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系爭支票之票據債權自不
存在。
三、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其執有由被告所簽發之系爭支票,屆期提示,不獲
付款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支票為證,被告就
系爭支票為其簽發及屆期經提示未兌現之事實,並不爭執,
惟以兩造間就系爭支票並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系爭支票之
基礎原因關係並不存在,且係遭脅迫而簽發,並以上開情詞
置辯,是本件之爭點即為:(一)系爭支票之基礎原因關係是
否存在?(二)倘若基礎原因關係存在,系爭支票是否係被告
遭原告脅迫所簽發?茲析述如下:
(一)系爭支票之基礎原因關係是否存在?
1.按票據為無因證券,執票人就其取得支票之原因,固不負舉
證責任,惟依票據法第13條「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發票
人或執票人之前手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規定之反
面解釋,票據債務人僅祇不得以自己與發票人或執票人前手
間所存在之抗辯事由對抗執票人而已,若以其自己與執票人
間之事由資為對抗,即非法所不許。是倘發票人以自己與執
票人間之直接事由,對執票人提出票據基礎原因關係不存在
之抗辯,執票人即應就該基礎原因關係存在之積極事實,負
舉證責任(最高法院96年度台簡上字第23號判決意旨參照)。
被告(系爭支票之發票人)本於自己與直接後手即原告(系爭
支票之執票人)間之事由,主張系爭支票之基礎原因關係並
不存在,此為被告所否認,自應由被告就系爭支票之基礎原
因關係存在之積極事實,負舉證責任。
2.原告就此於本院105年度基簡字第40號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事件(下稱另案民事案件,另案民事案件係由本件被告以本
件原告為被告,請求確認本件原告對本件被告所簽發另案本
票之本票債權不存在,系爭支票與另案本票簽發之基本原因
事實相同,且其等提出之攻擊防禦方法亦屬相同,僅係原、
被告之當事人角色互換),)聲請證人 許宗龍 (即林永祥之弟)
、黃建良、吳駿楠、李逢昌、邱穎等人為證(本件係引據
另案民事案件之證人陳述,因此,以下證人所證述之「被告
」即為本件原告劉良佑、「原告」即為本件被告楊番王)。
證人許宗龍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稱:「是被告介紹林永祥簽定
合建契約,是在102年11月份介紹的,在同年12月簽約。」
「當時有提到如果有成功,介紹費是800萬元。」「簽完之
後,地目需由農牧用地變更為丙種的建築用地,需60天支付
保證金8,000萬元給地主楊清平,於104年1月12日才核准變
更,等待變更過程中,原告在103年7月時從大陸回來,我們
是認識20幾年的朋友,在忠孝東路五段後山埤捷運站的超商
見面,原告主動提到他在大陸的資金很雄厚,所以想找一個
案子引進陸資開發,當下我提供本案(即系爭土地合建案),
原告認為這案子夠大,他要回大陸搬資金會有意義,我就把
林永祥跟楊清平的合建契約書影印給原告帶回大陸,在103
年8月原告又回台一次,他說資金已經到位,需要與地主碰
面才能確定,之後我們拜託被告開車去地主家見面,見面後
原告又回大陸去,後來原告就把我跳過去,就直接跟地主去
簽約,後來得知原告於103年9月申請夷登建設公司(下稱夷
登公司),並於10月以夷登公司名義跟地主簽約,事後就不
再跟我們有任何後續的合作。也將被告的仲介費置之不理,
事後有多次跟原告提起,原告不理不睬。」等語;證人黃建
良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稱:「(認不認識原告?)見過一次面。
」「(為何會碰面?)因為汐止開發案的案子經由被告的引薦
來跟原告碰面。」「原先介紹以合建的方式來配合,討論完
後認為用直接盤讓的方式會比較好,我有問原告盤讓的價格
多少,他回答他沒有股東,他一個人就可以作主,當場就給
我一個金額,開給我3,800萬元,然後我問他3,800萬元要給
誰,他說資金及變更土地的費用3,000萬元,他個人要拿,
我再問800萬元誰要拿,他說被告要拿,是之前被告整合一
些的費用,他們是自己二人講好的。」「最後沒有達成交易
,也沒有交付任何金錢給原告。」「我們當天只是談合建或
盤讓,我跟原告說如果要盤讓要有個價格,結果原告說他個
人要拿3,000萬元,有包括一些變更費用及盤讓費用,800萬
是原告是當初答應給被告的。」等語;證人吳駿楠於本院審
理時結證稱:「(與原告見過幾次面?)一次。」「(為何事
碰面?)為了一個汐止的開發案。被告介紹我們認識,說是
原告已經與地主簽約下來了,因為原告在大陸有大陸造鎮計
畫,故沒有時間管理這開發案,起初找我們一起合作,後來
我們建議說用盤讓的方式,比較單純,原告當場決定同意盤
讓,有談到盤讓的條件,因土地地目變更,原告個人出資2,
100萬,所以原告說拿少一點,他總數要拿3,800萬元,其中
800萬元要給被告。」「(原告為何要將其中800萬元給被告
?)我沒有問,他也沒有解釋,只是他有說到被告是這個案
子的窗口,並運作開發案買賣的事宜,所以要給800萬元。
」「(這個開發案成功了,才會給800萬元?)是針對我們這
個案。」「(最後這個案子有無成功?)沒有,也沒有付任何
錢給任何人。」等語;證人李逢昌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稱:「
(認不認識原告?)認識,經由被告介紹認識。因為我是做建
設開發案,所以被告來找我有一個案子可以做。」「原告說
要支付3,800萬元,合建是五五對分,其中800萬元原告說要
給被告。」「(有無說要將800萬元給被告的原因?)原告說
要給被告的仲介費用。」「(何時與原告簽立合建契約?)沒
有,因為條件還沒有談攏,所以還沒有簽約。」「(所以你
到現在沒有給付任何金錢給原告?)沒有。」等語;證人邱
皙穎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稱:「是經過劉良佑介紹認識楊番王
。」「第一次與原告見面是因為被告有汐止汐碇路的開發案
我有興趣,但是被告說原告先簽約了,要轉讓出來,就找我
們一起碰面,其中3,800萬元的事情,我問他們二人是怎麼
一回事,根據被告當場解釋,原告當時簽約付了1,500萬元
,沒有錢了,要把合建契約轉給別人,他自己要拿3,000萬
元,另外原告之前要付給被告的800萬元,由新的建商支付
給被告800萬元。原告當場也沒有反對的表示。」「(你有無
與楊先生達成合作嗎?)沒有,所以還沒有到我請律師審核
合約內容的階段。」「(到現在是否談成?)到現在還是沒有
談成,所以我沒有付半毛錢。」等語,證人許宗龍係系爭土
地另一合建契約當事人之弟,證人黃建良、吳駿楠、李逢昌
、邱穎均係有意承接被告轉讓系爭土地合建契約權利之人
,且之後均未承接轉讓系爭土地合建契約之權利,而未給付
3,800萬元之轉讓權利金予任何人,證人許宗龍、黃建良、
吳駿楠、李逢昌、邱穎與兩造間並無任何特殊情誼,衡情
自無可能為偏袒一方而甘罹偽證刑責,且證人黃建良、吳駿
楠、李逢昌、邱穎就同一待證事實所陳述之情節及相關細
節均屬一致,倘非親自經歷、見聞,衡情實難臨訟捏就,是
證人許宗龍、黃建良、吳駿楠、李逢昌、邱穎之陳述,均
堪採信。本院由證人許宗龍、黃建良、吳駿楠、李逢昌、邱
穎之陳述,足以勾勒出系爭土地合建案之始末,略為訴外
人楊清平所有之系爭土地,經由原告仲介,先與訴外人林永
祥簽訂合建契約,林永祥因而承諾給付原告800萬元之仲介
費用,嗣林永祥之弟許宗龍偶遇被告,得知被告有意投資系
爭土地合建案並要求親自與地主楊清平見面,被告乃在許宗
龍安排下,經由原告駕駛汽車載往楊清平住處會面,然被告
嗣卻以其經營之夷登公司名義逕與楊清平簽訂另一份系爭土
地合建契約,嗣被告欲轉讓系爭土地合建契約之權利予第三
人,被告同意支付仲介費800萬元予原告,原告乃陸續介紹
黃建良、吳駿楠、李逢昌、邱皙穎等人與被告商談轉讓系爭
土地合建契約權利之事宜,其間一再確認系爭土地合建契約
之權利轉讓金3,800萬元,其中800萬元即為被告給予原告之
仲介費用,惟最後黃建良、吳駿楠、李逢昌、邱穎等人均
因故而未承接系爭土地合建契約之權利,被告亦未取得權利
轉讓金3,800萬元。
3.按稱居間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報告訂約之機會,
或為訂約之媒介,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民法第565條定有
明文,所謂為他方報告訂約之機會,係指受他方(委託人)之
委託,為其尋覓及指示可以與其訂立契約之相對人,而提供
訂約之機會,此種居間人,稱之為報告居間人或指示居間人
,由於其僅受他方(委託人)之委託,故其任務僅為向他方(
委託人)報告訂約之機會,如委託人因其報告而與他人(相對
人)訂立契約,報告居間人即得請求報酬;所謂為訂約之媒
介,係指介紹他方(委託人)與他人(相對人)訂立契約,此種
居間人,稱之為媒介居間人,由於其係受契約當事人雙方(
即委託人與相對人)之委託,與報告居間人僅受他方(委託人
)之委託者,有所不同,故其任務為斡旋於當事人雙方之間
,折衷協調並為之說合,以促成雙方當事人訂立契約,如委
託人與相對人因其斡旋而訂立契約,媒介居間人即得請求報
酬,至於訂約之機會是否由其尋覓及指示,則在所不問(以
上參見 劉春堂 著〈民法債編各論(中)〉、96年2月初版第
二刷第247、248頁)。依上開所述,可知居間契約之型態有
二種,即一為報告居間,一為媒介居間,前者之居間人,其
就契約之履行內容,僅以報告訂約機會為已足,無庸進而為
契約之媒介,如委託人因其報告而與他人訂立契約,居間人
即得請求報酬,後者則為居間人是否報告訂約之機會,尚非
所問,但其就契約之履行內容,係為契約訂立之媒介,如委
託人與他人訂立契約,係因居間人之介紹斡旋所致者,居間
人亦得請求報酬。又居間契約乃係不要式契約,非以訂立書
面為必要,口頭之約定亦可成立。是以,無論係報告居間或
媒介居間,均以居間人其所居間報告或媒介之契約訂立,始
得請求報酬,其差異僅為請求報酬之對象為契約之一造或兩
造而已。承前所述,證人許宗龍之兄林永祥,經由原告仲介
,先與地主楊清平簽訂系爭土地合建契約,林永祥因而承諾
給付原告800萬元之仲介費用,嗣被告係透過其友人即證人
許宗龍而知悉系爭土地之開發案,且以其經營之夷登公司名
義逕與楊清平簽訂另一份系爭土地合建契約,並非與許宗龍
之兄林永祥共同合作合建開發系爭土地,原告雖係依證人許
宗龍之請求而安排、載送被告、許宗龍與楊清平見面,然就
被告與楊清平簽訂系爭土地合建契約而言,原告並非立於報
告或媒介之地位,被告就此部分並未應允支付仲介費用予原
告,亦未同意承擔林永祥對原告之仲介費用債務,此觀諸證
人許宗龍結證稱:「(原告有無說過被告這個佣金如何處理
?)連我提供案件的(人)都沒有了,原告之後放話他直接認
識地主,而不是透過我們的關係。」「(所以原告根本沒有
提到仲介費的問題?)這是社會的行規,仲介費在第一次(即
指在超商那次)就談到了,我當時是跟原告說我們合作關係
,跟地主的合建有三個條件,一個是合建比例五五對分,還
有一個保證金8,000萬元,另外仲介費800萬元要給被告。」
「(仲介費原來是你答應給被告?)是在還沒有原告的時候。
」「(開發案是你介紹給原告,當初介紹時並沒有簽任何的
契約?)是,我跟原告見過兩次面他就不理我了。」「(你跟
原告提到剛剛所述的三個條件,原告如何回答?)他說等我
回大陸把資金籌到位之後回來再說,結果回來資金到位就直
接跳過我們直接跟地主簽約。」等語自明,尚難認定原告就
此部分對被告有800萬元仲介費用債權存在。至於原告嗣後
居間介紹黃建良、吳駿楠、李逢昌、邱皙穎等人與被告商談
轉讓系爭土地合建契約權利之事宜,無論定性屬於報告居間
或媒介居間,均以委託人即被告因其報告或媒介而與他人(
相對人)即黃建良等人之其中1人訂立轉讓系爭土地合建契約
權利之契約,居間人即原告始得請求仲介費用(即居間報酬)
,在此之前,原告不得向被告請求居間報酬。因此,被告抗
辯其與原告間並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存在,系爭支票之基礎
原因關係不存在,即屬有據,原告自無從持系爭支票對被告
行使票據權利。
(二)系爭支票之基礎原因關係既不存在,原告已無從持系爭支票
對被告行使票據權利,則被告是否係遭脅迫而簽發系爭支票
一節,即無再為審究之必要,附此敘明。
四、綜上所述,系爭支票之基礎原因事實(即仲介報酬債權)既不
存在,從而,原告本於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200萬元及其法定利息,即無理由,不應准許。
五、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訴訟資料經本
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故不另一一論述,併此
敘明。
六、第一審訴訟費用20,800元由敗訴之原告負擔之。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第87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05年7月26日
基隆簡易庭法官 徐世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華民國105年7月26日
書記官 俞妙樺
┌──────────────────────────────────────────┐
│附表:105年度基簡字第179號│
├─┬───┬───────┬─────┬────────┬───────┬─────┤
│編│發票人│發票日(民國)│票面金額│付款人│利息起算日│票據號碼│
│號│││(新臺幣)││(民國)││
├─┼───┼───────┼─────┼────────┼───────┼─────┤
│1│楊番王│104年11月20日│200萬元│第一銀行安和分行│104年11月20日│GA0000000│
└─┴───┴───────┴─────┴────────┴───────┴─────┘